海外邮件订阅
|

【百强企业专访】瓷砖市场体量依旧很大!南顺芝对“增长”不一样的理解

企业:大角鹿集团发布时间:2024-03-19

提到陶瓷行业近几年异军突起的品牌,大角鹿绝对是一个。


过去3年,大角鹿以连续的双位数增长“刷新”行业的认知。2022年增速超40%,2023年增速也达到65%。在终端,大角鹿同时也是“爆破王”,2023年帮扶经销商爆破2600多场活动,帮助200多位经销商成为当地的瓷砖增长王。在最新发布的世界陶瓷卫浴100强榜单(2022财年)上,大角鹿排名世界陶瓷卫浴100强第73位、全球瓷砖产量30强第25位。


增长,就是大角鹿的主题。但大角鹿这一路走过来,一直伴随着不同的声音。


有人好奇,为什么大角鹿的广告铺天盖地?有人怀疑,大角鹿的经销商为什么能取得有效增长?南顺芝说,“行业越是困难的时候,产能越是过剩的时候,我就说我们的机会来了”。


对于市场的机会,南顺芝这样分析,“其实瓷砖市场总体的体量还是很大,我们每个企业现在最需要思考的是,企业在市场的份额占有率那个有多大,怎么去占有。包括你看现在市场上也有很大的变化,现在很多人装修可能都去整装公司了,我们主动去找客户。我们就喜欢有新的渠道的出现,我们就跟上,去快速的尝试,那如果有结果的话,那我们就把它放大,就不断去尝试哪个有效,那有效的方法就把它放大去做。”


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,资源的整合利用是大势所趋。不独在中国,在世界其它国家也一样——2023年,全球各大主流产区(除印度外),基本开窑率都在60%左右,闲置的生产资源很多。因此,2024年大角鹿提出营收翻番的目标,并定了新的口号“从中国增长王到全球增长王”,从中国走向全球。


这一模式值得关注,而作为探路者的勇气,无疑是难能可贵的。


国内增长 

瓷砖是朝阳行业,品牌机会仍然很大


受市场环境的影响,中国陶瓷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,面临新的竞争阶段。当行业现状与人们的内心期许出现比较大的落差时,大部分从业人员难以避免出现悲观情绪。


作为入行30多年,并且是从终端一线摸爬滚打起来的集团掌舵人,南顺芝的看法却一直保持积极态度。他认为,陶瓷行业的市场体量依旧很大。当前对于企业来说,最核心的问题是:如何通过运营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。


百强企业专访】:大角鹿创始人南顺芝


“我觉得现在(陶瓷企业的)市场份额越来越大,中国这么多的房子需要装修,存量市场装修还是有很多的。”南顺芝表示。当然,从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,每个行业都会经历从发展期、上升期、成熟期、衰退期等阶段,在这个过程中,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品牌都在经历洗牌与淘汰,到了当前的时代,不一定传统品牌的觉醒会更占优势,也许有些有想法的新品牌会崛起,这种趋势的变换也是难以阻挡的。


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有一种观点认为:陶瓷行业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。但南顺芝却说:“不是赚钱的时代过了。”他认为,瓷砖行业仍然是一个朝阳行业,第一,产品没有所谓“保质期”的概念,瓷砖产品生产出来放很多年都仍然可以销售,不会变质、变坏了;第二,陶瓷行业的整体利润空间不会像一些新兴行业一样有“过山车”式的波动,整体比较稳定。


他说陶瓷是他可以从业一辈子一直干到退休的事业。“我觉得现在建立品牌的机会还是很大的。”


如何增长?

经销商和厂家门当户对,要有拥抱变化的能力


当陶瓷行业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到现在面临存量市场的博弈,无论是对厂家还是经销商而言,都是非常大的挑战。而企业和经销商是否拥有拥抱变化的能力也十分重要。“不拥抱变化就可能被市场淘汰。”南顺芝一而再说。


以整装渠道、线上渠道为代表的新销售渠道不断冲击着传统零售。以整装为例,南顺芝分析说,想要拥抱整装渠道的经销商需要具备多个能力,比如库存实力、服务能力、品牌能力等,非要归纳的话,他认为“门当户对”四个字可以说明。


除了渠道要讲究能力匹配,厂商之间的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。比如在当下,大商成为很多企业重点抢夺的对象。对此,南顺芝认为,大商比起靠“抢”更要靠“培养”。“每个企业不同的体系不同的模式,彼此之间是无法互相复制的,真正认可度高的大商一定是跟着品牌自己成长起来的,我们也很明确我们要选择的商家是哪些。”


抱着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的想法,一直以来,大角鹿重视终端经销商帮扶服务。2023年为例,大角鹿帮扶经销商爆破活动达2600多场,帮助全球200多位经销商成为瓷砖增长王。


“我们有品牌影响力,也有产品的支撑,一旦传开了,也很多客户过来选择我们。”



海外的增长 

全球化需要属地化,中国制式优势明显


纵观世界陶瓷卫浴企业100强的发展,可以发现那些增长迅速或者排名前列的陶瓷巨头,销售规模都不是依靠单一市场完成的,而是通过全球化市场进行支撑。


国内市场不断压缩,行业竞争势态加剧,全球多点布局、多条腿走路成为陶企思考的另一方向。为此,大角鹿也将战略眼光投向了海外市场。


因为此前中资出海已经抢占了大部分的空白市场,南顺芝认为,当前海外市场留给中国陶瓷人的,更多并不是空白市场的机会而是升级市场的机会。“我认为,现在在陶瓷领域,中国目前的整体水平反而是发达水平。我们的产能、装备、技术人才、材料‘走’出去都可以碾压全球,甚至可能意大利企业都没法跟中国陶企抗衡。”


“国外的很多生产线都是产能落后的生产线,同样生产一块砖,成本都不一样。‘走出去’就是把在中国成功的经验去到海外重新利用起来,‘重做一遍’,我觉得这里的空间也蛮大的。”


因此属地化运营很关键。“不是一味地把中国的产品‘搬过去’,一定要生产契合当地人欣赏水平的产品,不能只局限于金字塔尖部分的消费客户。”


“一个企业想要打造一个真正的品牌,我觉得还是要在全球建立品牌实力,毕竟海外人口占了全球人口的八成。”事实上,早在多年前,南顺芝便在谋划着全球化的布局,最近几年他亲力亲为,坚持带队前往海外市场进行调研。



他说,企业想布局全球品牌,一定需要一把手“出去”。“没有一把手(带队推动),这个事情肯定干不成的。因为只有团队的创始人身入其境才知道:市场机会在哪里,具体哪个市场是适合自己的,有没有合适的资源有机会可以‘啃’下来。”


2024年核心 

人才资源和供应链管理


坚持全球化战略的同时,国内市场依旧是大角鹿的“主战场”。提到大角鹿2024年的运营策略,南顺芝表示:“在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,加快经销商终端渠道升级,进一步夯实零售渠道,更多地培养一些‘瓷砖增长王’。”


南顺芝说,2024年大角鹿的核心工作是解决人力资源和供应链管理的问题。“不同的时代要做不同的事情,当前已经重新回归到薄利多销的时代。”


他进一步分析说,从改革开放开始,很多代理商也是薄利多销的,做批发、分销,后来有些开始做品牌,价格卖得高。到了今天可能又回归到薄利多销的时代。


终端回归理性,而厂家的成本竞争优势成为很关键的一环。“我们要通过精益生产,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,进一步加强成本管控优势。只有对供应链进行有效管控,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更具有优势。”



总的来说,经过多年的品牌培育和终端帮扶,在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,大角鹿始终坚持自身独特的产品竞争优势,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瓷砖企业的“增长之路”。


提到2024年的整体情况,南顺芝依旧信心十足,他说:“有句话是这样的:乐观主义者看到的永远是机会,悲观主义者看到的永远是困难。我永远都在强调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,我总是先看到机会,哪怕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,都在想有哪些资源可以为自己所用,很多时候机会抓住了,困难就会迎刃而解。”



(来源:陶城报)


TOP
点击任意位置关闭